摩擦阻尼器誕生于20世70年代末在1972年提出了結構控制概念之后,國內外學者開始系統地開發摩擦阻尼器,40多年來,國內外學者主要致力于四大類摩擦阻尼器的開發和研究(摩擦耗能節點、板式摩擦阻尼器、筒式摩擦阻尼器和復合型摩擦阻尼器)并將其推廣應用到新建項目和已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改造中。
自古以來地震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都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和不可預見性人們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只能憑借自身的技術手段預防地震,減小由其帶來的各種損失。在強震作用下要求結構不損傷往往是不經濟的,甚至是不現實的[11按照加強結構本身的強度、剛度、延性等傳統抗震方法抵御地震作用,這樣不僅會直接增加建造費用而且在強震作用下,結構發生破壞也不易修復。
在結構中布置減震裝置(如阻尼器、隔震墊),通過摩擦、彎曲、彈塑性滯回變形等耗能方式合理有效地抗震由結構和布置的減震裝置共同承受地震作用使減震裝置先于結構耗散地震輸入的能量,如果地震能量過大先于結構破壞從而減少了主體結構的損傷,達到減震的目的12。相對于以往依靠結構本身的強度被動耗能的抗震方法設置非結構構件來減小輸入構件中的能量這是積極主動的方法。
結構被動控制的原理
被動控制(如基礎隔震、耗能減震、吸震減震)的過程只是依靠結構與元件之間、結構與輔助系統之間相互作用消耗振動能量,不需外加能源,不依賴結構外部信息的干擾,從而達到控制結構響應的目的[3]。
被動控制這種減震方法比較簡單,實用性高,故在當前土木工程實踐中常用這種控制方法。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減少結構振動的方法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截斷能量輸入結構或減少能量輸入;
2)將受控結構的振動能量轉移到受控結構以外的其他輔助結構;
3)增強結構的阻尼耗能機制消耗結構的振動能量:
4)改變系統的自振特性,以避免共振效應
5)引入外部能量以抵消結構原有的振動能量。所有的減震方法都是基于以上一種或幾種方法,上述第三種方法常見的形式就是在建筑物上設置阻尼耗能裝置常用方法就是把結構的支撐、剪力墻、連接件等設計成耗能構件,或者在結構的層間空間、節點、連接縫等位置使用摩擦阻尼器、金屬阻尼器、黏滯阻尼器、黏彈性阻尼器等消耗輸入結構的振動能量減小對結構的破壞。點擊查看摩擦阻尼器結構以及工作原理。